普法宣传 | 知识产权法律常识发表时间:2023-02-21 16:17來源:新疆知識産權 普法宣传 | 知识产权法律常识
什麽是知識産權?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些核心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知識産權的類型 著作權:又稱版權,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對文學、藝術或科學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的總稱,包括人身權(例如署名權、發表權)和財産權(例如使用權、獲得報酬權)。 專利權: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創造,並排除他人幹涉的權利。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商標權:商標所有人對其商標所享有的獨占的、排他的權利。 知識産權的保護 著作權:著作署名、修改和保護作品完整權是無期限保護,發表權和其他財産權利公民爲終生及死亡後50年,法人爲發表後50年。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是25年。 專利權:發明專利保護期爲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爲10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商标权:注冊商标保护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冊之日起计算。知识产权的限制 知識産權保護了公民和法人的創作和創新,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某些法定情況下,非知識産權權利人可以使用作品或專利。 例如作品的合理使用,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免費表演,爲介紹作品適當引用等,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 例如專利的強制許可,在專利未充分實施、涉及壟斷或爲公共利益和公共健康的情況下,申請人可以被許可使用專利權人的專利。 不屬于知識産權保護範疇 1.不受著作權保護的:時事新聞;曆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法律、法規,國家行政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等。 2.不受專利權保護的:科學發現;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動物和植物品種等。 3.不得注冊为商标的: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 知識産權保護的重要性 1.對國家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知識産權制度作爲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本身蘊含著三個重要機制。首先,它是一種新型的産權安排機制,它通過賦予創新成果財産權,明確了創新主體對創新成果擁有合法的支配權和使用權,以及通過成果轉移轉化獲得收益的權利;其次,它是一種創新激勵機制,它通過依法保護創新者的合法權益,來激發人們的創新熱情;再次,它還是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是人們針對知識産權無形性特點制定的許可轉讓規則,使知識産權在市場環境下,可以順利轉移轉化,産生效益,推動發展,實現創新投入與創新回報的良性循環,解決了科技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産力的“最後一公裏”問題。 2.對企業的意義:加強知識産權保護能夠保證企業的經營安全。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大多處于科技創新的前沿,通過科技研發,生産出適合市場需求的産品。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可以使企業獨享知識産權帶來的市場利益,免于知識産權的流失,規避侵權風險,保證企業的經營安全;加強知識産權工作能夠保證企業研發投入的安全,企業在進行科研立項和自主研發時,通過對知識産權信息的分析利用,及時了解所屬領域的知識産權狀況,避免侵犯他人的在先權利,造成“無效”研發,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強知識産權保護能夠提高産品市場附加值,企業通過生産、銷售自主知識産權産品,能夠提升企業形象,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甚至取得市場定價話語權;加強知識産權保護能夠提升企業在合資合作和商務談判中的地位,企業利用自主知識産權可實現增資擴股、質押融資、許可使用、建立産業聯盟等,提高企業在合資合作和商務談判中的地位。 3.對個人的意義:保護知識産權,有利于調動人們從事科技研究和文藝創作的積極性。知識産權保護制度致力于保護權利人在科技和文化領域的智力成果,只有對權利人的智力成果及其合法權利給予及時全面的保護,才能調動人們的創造主動性,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侵犯知識産權會觸犯哪些《刑法》罪名呢 1.假冒注冊商标罪:未经注冊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冊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销售假冒注冊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标标识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侵犯著作權罪:以營利爲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複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衆傳播其文字作品、音樂、美術、視聽作品、計算機軟件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3)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複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衆傳播其制作的錄音錄像的;(4)未經表演者許可,複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或者通過信息網絡向公衆傳播其表演的;(5)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6)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爲其作品、錄音錄像制品等采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 5.銷售侵權複制品罪:以營利爲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複制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6.侵犯商業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爲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以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3)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明知前款所列行爲,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爲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7.單位侵犯知識産權罪的處罰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之一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轉載請注明出處! |